当前位置:首页 - 文史天地 - 正文
文史天地
古代的酒令与诗谜
发布时间:2023/5/26    
 

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。古代的文人雅士不仅运用文字著书立说、赋诗填词,也用各种文字游戏来展示聪明才智,消遣闲情逸致。酒令与诗谜便是古代常见的两种文字游戏,其中不乏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生活雅趣。

一、酒令

古代文人宴集时,为了增添饮酒的雅兴,同时也是为了加快饮酒的进度,让大家饮得畅快,便发明了一种文字游戏——酒令,也称“觞政”。

徐连达在《唐朝文化史》中说:“酒令是饮酒时所行的娱乐和游戏。酒令起于周秦,行于汉魏六朝,及至隋唐而大备。”唐代酒令主要有律令、骰盘和抛打三大类,前者属于“雅令”,后二者基本属于“俗令”。骰盘令是在盘中掷骰子,以所得点数来确定罚酒的人和杯数;抛打令是用击鼓抛球的方式来传酒劝酒,是从魏晋的曲水流觞演变而来,唐代还伴以歌舞。律令多为文字令,行令时凡经史百家、诗文乐舞、歌谣谚语、典故对联等文化内容,都可以巧妙地囊括进去。

《唐摭言》卷10记载,开元名相姚崇之孙姚岩杰恃才傲物,与歙州刺史卢肇文字互怼,卢肇是状元出身,颇富诗名,自然不肯相让。一日江亭设宴,卢肇自定酒令规则说“取眼前景物,结缀以乐器名一”,其令为:“远望渔舟,不阔尺八。”姚岩杰此刻正靠着栏杆呕吐,入座后随即还令云:“凭栏一吐,已觉空喉。”尺八是箫的别名,“空喉”谐音箜篌,是唐代燕乐的主要伴奏乐器。出令者可以事先有准备,接令者全凭临场发挥,其难度可想而知。

酒令是对一个人的聪明才智、知识水平、文学修养和应变能力的全面考验,后世最常见的是以背诵古诗词为令,其中接字吟诗为令的便是“飞花令”的一种。还有以拆字吟诗为令者,最检验知识储备并饶有趣味,汉字文学的魅力尽显其中。下面就列举数例。明代郎瑛《七修类稿》卷51“苏陈酒令”条和清代梁章钜《归田琐记》卷7“酒令”条都记载了下面这个酒令。明英宗朝的侍讲学士陈询(永乐十六年进士)因进谏被贬离京,同僚陈循(永乐十三年状元)和高谷(永乐十三年进士)为其置酒饯行,席间以酒令劝饮,要求前两句要拆字,末一句必须是古诗或古语,而且要与所拆之字有关联。陈循率先出令曰:“轰(轟)字三个车,余、斗字成斜。车车车,远上寒山石径斜。”接着高谷行令曰:“品字三个口,水、酉字成酒。口口口,劝君更尽一杯酒。”最后轮到陈询说:“矗字三个直,黑、出字成黜。直直直,焉往而不三黜?”这个酒令不仅文字离合巧妙,名句关联也极为恰当,还分别表达了送行者与被送者当时的心情。陈循是勉励朋友前路艰难,请多珍重;高谷则借王维的名句表达了与故人的依依惜别之情;而陈询则宣泄了因直言进谏而遭贬黜的悲愤心情。

唐代宴饮图

《归田琐记》同条还记载了三位江南县令用酒令互谑的轶事。无锡县令卜大有为人滑稽善谑,听说新上任的宜兴县令年少而有口才,就与武进县令商议,打算在欢迎公宴上为难宜兴县令。无锡县令提议道:“我出个酒令,接不上来罚酒一大杯。”其令曰:“两火为炎,此非盐酱之盐。既非盐酱之盐,如何添水便淡?”武进县令接着说:“两日为昌,此非娼妓之娼。既非娼妓之娼,如何开口便唱?”宜兴令听罢寻思道,敢情是欺我年少而有意刁难?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,便说道:“令不难遵,只恐怕要冒犯卜老前辈了。”于是接令:“两土为圭,此非乌龟之龟。既非乌龟之龟,如何添卜为卦?”众人听罢皆大笑,而无锡卜县令只能是自取其辱了。宜兴令不仅遵照了前令的格式与要求,还趁机将无锡令的姓氏嵌了进去,且与乌龟关联而又无可挑剔,因为龟壳原本就是古人用来占卜的工具。这位年轻县令的才思真是名不虚传。易宗夔的《新世说》是一部清代文人轶事笔记,在《捷悟篇》中有一则关于金农的轶事。金农是扬州八怪的主将之一,他的绘画、书法与诗歌都构思新颖,表现手法很有独创性。有次某盐商在平山堂设宴款待他,金农坐在首席,席间以古人诗句“飞”“红”为酒令(就是包含此二字的飞花令),轮到东道主接令时,苦思良久而不得,情急之下信口诌出一句“柳絮飞来片片红”。惹得满座哗然,都说柳絮如何能“片片红”,分明是杜撰,必须罚酒。金农见此情形,为东道主解围说:“此乃元人题咏平山堂的诗句。”众人不信,请金先生吟出全篇来证明。金农随口诵曰:“廿四桥边廿四风,凭栏犹忆旧江东。夕阳返照桃花渡,柳絮飞来片片红。”众人皆赞叹金农博学多闻,其实这是他临时构思,随口吟出的。绝句在章法上讲究“起、承、转、合”,尤其第三句的“转”很关键,只有转得好、转得符合事理,第四句才合得上、说得通。金农此诗就妙在第三句“夕阳返照桃花渡”,在夕阳的映照和桃花的衬托下,白色的柳絮似乎也呈现出了微红。

二、诗谜

清人刘廷玑《在园杂志》卷3“廋词”条云:“廋词者,古所谓诗谜也。令人猜之,以发一粲,本射覆之意。推而广之,遂因事立名,因名立格。如蔡中郎题曹娥碑曰:‘黄绢幼妇,外孙虀臼。’乃‘绝妙好辞’四字,遂名曹娥格。”此掌故出自《世说新语·捷悟篇》,记载曹操行军途经曹娥碑时,见碑阴刻有“黄绢幼妇,外孙虀臼”八个字,曹操询问随行的杨修是否明白其意,杨修答曰:“已解。”曹操说先别着急给答案,让他思考思考,行了三十里后,曹操终于有了答案。各自记下谜底后,杨修逐字破解道:“黄绢色丝也,于字为‘绝’;幼妇少女也,于字为‘妙’;外孙女子也,于字为‘好’;虀臼(捣姜蒜韭菜等辛辣品的用具)受辛也,于字为‘辞’(繁体作‘辭’,异体字作‘辤’)。所谓‘绝妙好辞’也。”曹操感叹,自己的才思比杨修迟了三十里,从此对杨修羡慕嫉妒恨,乃至最后动了杀念。明代郎瑛也认为诗谜即是隐语,隐语发端于《诗经》,形成于蔡邕题词。但笔者认为,若以隐语为诗谜的基本要素,则还有比“绝妙好辞”更早的例证。汉乐府民歌中有一首通篇用隐语的《古绝句》:“藁砧今何在?山上复有山。何当大刀头?破镜飞上天。”采用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妻子盼望远行丈夫早日还家的心情。宋代《葛常之诗话》分析说:“藁砧,鈇也。山上有山,出也。大刀头,刀上有环也。破镜,言半月当还也。”清代张玉谷《古诗欣赏》云:“藁砧,今之打柴石,古人名,借指夫也。刀上有环,借作还归之意。”家常日用之物信手拈来,谐音、离合、联想等多种修辞手法并用,隐喻形象巧妙。将这首《古绝句》视为诗谜的形成恐怕更为恰当。诗谜与字谜二者互有交叉,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,关键在于谜面。如果谜面为诗(四言至七言或词曲以至宝塔体),谜底不论是字是人还是事物,均可视为诗谜。如果谜底是字而谜面又非诗,则应归为字谜。依此标准,《古绝句》基本是诗谜,蔡邕题辞则居两可之间。但由于蔡中郎的盛名与《世说新语》的影响,后世文人多以曹娥格为诗谜正宗而加以模仿,历代笔记中不乏记载。下面依时代先后略举几例。据郑处晦《明皇杂录》记载,盛唐“燕许大手笔”之一的许国公苏颋是个神童,其父苏瑰曾以“尹”字为题命其作诗,乃云:“丑虽有足,甲不全身,见君无口,知伊少人。”虽然是命题赋诗,但隐去题目就是一首诗谜。唐阙名《玉泉子》记载,令狐绹任淮南节度使,班蒙为节度支使,他与同僚游赏扬州大明寺时,见西廊墙壁上有一处题词云:“一人堂堂,二曜重光。泉深尺一,点去冰旁。二人相连,不欠一边。三梁四柱,烈火而燃。除却双勾,两日不全。”众人看后皆不明其义,唯独班蒙解之曰:“一人岂非大字乎。二曜者日月,非明字乎。尺一者十一寸,非寺字乎。点去冰旁,水字也。二人相连,天字也。不欠一边,下字也。三梁四柱而烈火,無字也。两日除双勾,比字也。得非‘大明寺水天下无比’乎?”众人这才恍然大悟,纷纷称赞班蒙道:“黄绢之奇智,亦何异哉!”《玉泉子》还记载,晚唐有个人到长安青龙寺去游玩,接连两天吃了闭门羹,因此心生怨愤,在寺门上题诗一首而去。诗云:“龛龙东去海,时日隐西斜。敬文今不在,碎石入流沙。”僧人们不晓其意,有个沙弥(小和尚)甚聪慧,解之曰:“龛龙去,有合字存焉。时(時)日隐,有寺字存焉。敬文不在,有苟字存焉。碎石入沙,有卒字存焉。”这是拐弯抹角地骂我们“合寺苟卒”呢。僧人们听后十分恼火,派人去追寻题诗之人,早已不见踪影了。宋代吴处厚《青箱杂记》卷7记载,宋初学者徐铉的父亲徐延休博物多学,曾任南唐义兴(即宜兴)县令,县衙后面有座后汉太尉许馘庙,庙碑是唐开元年间许氏裔孙重刻的,背面有八个字云:“谈马砺毕,王田数七。”时人皆不晓其意,徐延休破解道:“谈马即言午,言午许字。砺毕必石卑(磨刀石用过后必然凹陷),石卑碑字。王田乃千里,千里重字。数七是六一,六一立字。”合起来就是“许碑重立”四个字。人们赞叹徐延休的才智堪比三国杨修。曹娥格诗谜在清代也有两例。一条是《在园杂志》“廋词”中所引时人仿作:“单身机匠,难织龙袍。”隐含“大红纱裙”四字。单身即一人,于字为大;机匠是丝工,于字为红;难织因少丝,于字为纱;龙袍是君衣,于字为裙。刘廷玑还称赞此谜“词语天然,顿觉后来居上”。另一例见于《茶馀客话》卷11,冯班给清代诗人孙致弥诗集题词曰:“蚕吐五采,双双玉童;树覆宝盖,清谈梵宫。”离合为“绝妙宋诗”,但模拟痕迹较为明显。谜底为人名、物名的诗谜历代也有佳作。宋人读书多,好幽默又爱掉书袋,人名诗谜是其擅长。《墨客挥犀》卷6有一首传为王安石所作的诗谜:“佳人佯醉索人扶,露出胸前白雪肤,走入帐中寻不见,任他风水满江湖。”此诗又见《苕溪渔隐丛话》前集卷33,文字稍异。四句的关键词是“假倒、里白、罗隐、攀浪”,分别是唐代诗人贾岛、李白、罗隐和宋代词人潘阆的谐音。还有一首用北宋人事掌故来隐喻古人的诗谜:“人人皆戴子瞻帽,君实新来转一官,门状送还王介甫,潞公身上不曾寒。”苏轼字子瞻,司马光字君实,王安石字介甫,文彦博封潞国公,只要具备北宋名人表字封爵的常识,并了解东坡巾的样式,答案自然就出来了,分别是东汉仲长统、司马迁、东晋谢安石和唐初的温彦博。北宋诗人王禹偁出身寒微,家以磨面为生,青年时(《邵氏闻见后录》说是童年所作实误)曾作《磨诗》一首:“但存心里正,无愁眼下迟。若人轻着力,便是转身时。”句句紧扣“磨”字,却又句句不离言志,既是咏物诗,也是诗谜。清代赵翼在《簷曝杂记》卷5中也录有一则磨谜:“路迢迢而非远,石叠叠而无山,雷轰轰而不雨,雪飘飘而不寒。”四句诗形容驴子拉磨的场景,形象生动,联想丰富。民间还流传一首关于竹篙的诗谜,是以散曲小令形式写的:“想当初,绿鬓婆娑,自归郎手,叹如今青少黄多。历尽几多风波,受尽几多折磨。莫提起,提起珠泪洒江河。”从字面来看,句句都是写一位女子在诉说自己遇人不淑、受尽丈夫虐待的苦楚,但从隐喻分析,又句句是形容竹篙,尤其是结尾妙语双关:竹篙一旦离开水面,篙头的水滴便扑簌簌地洒落下来。明代诗坛领袖李攀龙曾发自肺腑地说“真诗在民间”,此言颇有道理。至元明清时期,民间文人还结为“谜社”,编辑刊印各种专门书籍。延绵至今,每逢元宵、中秋还有猜灯谜的习俗。对于酒令而言,民间有猜拳、猜火柴棒、打老虎杠子等各种俗令,多年前也曾流行一时,如今已销声匿迹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颇有趣味的酒令,尤其是极具文化内涵的雅令,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,已经逐渐淡出于杯盘筵席之间,而诗谜则通过传统年节或联欢活动得以继续传承。

 

本文刊于《文史天地》2023年第4期

 
主办:石首市博物馆
鄂ICP备15020208号-2  版权所有
Copyright 2016-2018 www.gsmlbw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公安备案号:42108102000061